产品中心

product center
联系我们
山东天合环境科技

联系人:李经理

联系电话:15666887396

QQ:2248893324

公司地址: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光电路155号光电产业加速器

太阳能发电光伏环境监测仪
60s极速应答
24h免费定制方案
多年品质保障
更新时间:2025-09-22

太阳能发电光伏环境监测仪

产品型号
TH-DZG1
产品品牌
云境天合
气象环境数据是决定太阳能发电的重要指标,对太阳能发电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对太阳能发电站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保证,TH-DZG1 系列太阳能发电光伏环境监测仪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和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规范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光伏发电环境监测仪,同时也符合《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技术规范》要求。
7*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15666887396

产品详情

1. 使用前须知

image.png

2. 交货内容

序号

货物名称

数量

备注

1

太阳能发电光伏环境监测仪

1台


2

电源线

1或2条

见注释1

3

用户使用手册

1份


注释1:带太阳能供电系统——配带1条交流电源线;

        不带太阳能供电系统——配带1条交流电源线和1条直流电源线

3. 订购型号

序号

型号

技术说明

备注说明

1

TH-DZG1 L

监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倾斜总辐射、背板温度

六要素

2

TH-DZG1 G

监测温度、湿度、大气压力、风向风速、倾斜总辐射、水平总辐射、水平直接辐射、水平散射辐射、背板温度

十要素

4. 设备介绍

气象环境数据是决定太阳能发电的重要指标,对太阳能发电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对太阳能发电站的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保证,TH-DZG1 系列太阳能发电光伏环境监测仪是按照国际气象WMO组织气象观测标准和IEC(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规范标准设计、生产的标准光伏发电环境监测仪,同时也符合《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技术规范》要求。本采集仪可观测的气象要素有:环境温度、环境湿度、风速、风向、气压、倾斜太阳总辐射、水平太阳总辐射、水平太阳直接辐射、水平太阳散射辐射、峰值日照时数、背板温度等多项指标。具有性能稳定,检测精度高,无人值守等特点,可满足专业气象观测的业务要求。

5. 领先科技

序号

功能

说明

1

智能交直流供电控制系统

可根据交、直流电开关状态自动智能切换,无需人工干预

2

超低温太阳能专用锂电池

30AH高能锂电池,可在-40℃环境中正常工作

3

一体化简易观测支架

简易的五连杆支架设计,1人1小时快速组装完成

4

有线无线多路通讯接口

RS485有线通讯保证数据稳定上传给后台服务器

蓝牙无线通讯便于现场人员运维数据分析查看

GPRS无线通讯为云服务大数据监测、分析提供服务

5

标配五十四种分析数据

提供峰值日照时数,为客户计算发电量提供有效辐射数据

6

全球低温型太阳跟踪仪

可在南纬小于60°北纬小于60°的全球范围内低温至-40℃正常使用

6. 技术参数

参数名称

规格参数

说明

采集通道

温湿1路、风速1路、风向1路、辐射4路、背板温度3路、雨量1路、反照率1路


采集信号

温湿压:I2C数字信号


风速:脉冲信号


风向:4~20mA 电流信号


辐射:0~20mV 电压信号


背板温度:电阻值信号


雨量:开关量信号


反照率:RS485数字信号


通讯接口

RS485 有线1路、蓝牙 无线1路、GPRS 无线1路


通信端口

以太网、USB micro B、RS-485、RS-232


电源1只、太阳能1只、RS485 1只、蓝牙1只、GPRS 1只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3000h


工作电压

AC 220V  DC 1018 V


工作环境

温度:-20~70℃


湿度:0~95%


   

3.5kg(不含电池),5 kg(含电池)


模拟输入

8个差分输入


数据存储端口

微型SD存储卡


数码端口

8个端口


备份储存

32MB


系统畅通率

≥ 95%


数据采集器 MTBF

≥ 25000 h


传感器接口

16个模拟接口,8 个IO端口,RS485端口


采样精度

±0.02%


 

7. 采集仪外型尺寸图

image.png

9. 传感器正确接入采集仪方法

9.1在数据采集仪正常工作以前要接入传感器航空插头。正确的操作方法为:

1)接好各路气象传感器航空插头。

2)按下电池开关按键。

3)插入太阳能电池板电源插头(将太阳能电池板插头插入仪器左侧上边的DC12V输入插口,下边的DC12V输出接口是给全自动太阳跟踪仪供电使用)。

9.2可以太阳能电池板和220V交流电同时供电,当其中一路断电时另一路自动无间隙供电。

9.3使用AC220V供电时,插拔AC220V采集仪端航插可直接对采集仪进行供、断电操作,此操作对电池开关无任何操作影响。

9.4当不用太阳能电池板只用AC220V供电时也要按下电池开关,AC220V电源给仪器供电同时也会以5毫安左右的电流给锂电池进行浮充电,防止仪器长时间不接太阳能电池板而引起锂电池过放电从而引起电池损坏。(电池过放电时不要依靠220V交流电充电,要用专用充电器给电池充电,或者接上太阳能电池板给电池充电,当电池过放电低于9伏时,太阳能电池板大约在7个晴天才能充满电池。使用专用充电设备时在太阳能电池板入口插入给锂电池充电,充电限制电压DC14.6V,充电限制电流3A)

10. 气象站的选址要求

光伏环境监测仪气象站按照中国气象行业标准《QX/T 289-2015》进行选址。

1、站址稳定性技术要求

规避以下人类活动对站址稳定性的影响:

――未来20年以上城镇、交通规划的建设区域;

――未来20年以上矿产、工业等规划开发区域。

规避以下对站址稳定性影响的区域:

――易遭受滑坡、山洪、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及河流改道影响的地区;

――易遭受龙卷风、台风等极端天气直接影响的区域;

――易因地形诱发产生局地气象条件的地区;

――对观测仪器有危害的动物经常出没、迁徙通道等区域。

2、站址代表性技术要求

拟选站址周围应开阔,地势平坦;

站址所处位置的地表覆盖类型应与50km范围内主要地表覆盖类型一致;

站址最多风向上风方10km范围内无大中型工矿区、小型露天矿、多粉尘烟雾排放的加工单位,并规避集中居住人口大于2万人的城镇、居住区等;

站址周围2km范围内人工建造物占地面积比例小于5%,5km范围内人工建造物占地面积比例小于10%;无人基准气候站5km周围的人工建造物占地面积比例小于1%,10 km范围内人工建造物占地面积比例小于10%;

站址应远离河海或其他大型水体2km以上,以海洋气候观测为目的的国家基准气候站不受此限制。

拟建观测场内的土壤应与周围500m范围内土壤类型保持一致。

3、站址气象探测环境技术要求

拟建观测场边缘500m范围内地形坡度小于19°;

拟建观测场边缘100m范围内无建筑物、构筑物、水体;

拟建观测场边缘100m以外无遮挡仰角大于2.86°的人为障碍物(距高比大于20)。无人基准气候站100m以外无遮挡仰角大于1.90°的人为障碍物(距高比大于30);

拟建观测场边缘2km范围内自然山体最高点的遮挡仰角不大于2.86°(距高比大于20),山区站2km范围内自然山体最高点的遮挡仰角不大于5°;

当太阳高度角大于3°时,拟建观测场内无遮荫,山区站不受此限制;

11. 日常维护

11.1 传感器

温湿传感器:

1)安装后,定期检查百叶箱是否被冰雪或杂物遮挡,如果遮挡及时清理。

2)检查百叶箱是否与地面垂直,如果不垂直及时调整。

风速风向传感器:

1)风杆旋转不灵,迟滞大。因长期使用导致轴承内有异物或润滑油用完。请将仪表油从传感器的上轴承处注入。

辐射传感器

1)日常应及时检查石英玻璃窗口是否清洁,如有灰尘、水汽凝结物应及时用吸耳球吹或用软布、光学镜片纸擦净。

2)下雨后擦拭干净水珠,冬天更应经常除霜,用于避免因水珠的折射造成数值误差。

3)表内进入水气及湿气,发现表内有细密水雾应尽快烘干(50~55℃),或更换干燥剂,否则会造成数据准确性降低。

4)总辐射表应正确使用,定期维护,建议使用两年以上返厂进行标定测量精度,避免影响数据的精准度。

11.2 采集仪

1)切勿带电接线,接线完毕检查无误后方可通电。

2)使用时不要随意改动产品出厂时已焊接好的元器件或导线。

3)定期对采集仪进行清理,清理时需断电操作,着重清理面板灰尘与航空插座内的污垢。

11.3 常规保养

1)请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并核对产品型号是否与选型一致。

2)由于沿海地区有海盐潮气对设备有腐蚀破坏,推荐安装人员在整套设备安装完毕后,使用润滑脂对设备外表进行均匀化涂抹,对设备起填充空隙和防锈作用,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对于220V市电的走线,要兼顾用电安全和安装地建筑外观效果。

4)用户在使用时请不要自行拆卸传感器,也不要用尖锐物品或腐蚀性液体接触传感器表面,以免损坏产品。

5)请保存好检定证书和合格证,维修时随同产品一同返回。

 

12. 常见问题分析及解决

有线通讯不正常 1) 查看系统供电是否正常。

2) 检查通讯线是否断开、通讯接线端子是否松脱。

3) 检查硬件地址与采集仪的串口通讯地址是否相同。

4) 检查电脑串口是否损坏和电脑系统是否感染病毒。





文章地址:https://www.thyqz.com/fscgq/157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