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气象站是集教学、科普和实用监测于一体的综合性设施,其配备的设备既能满足学生对气象知识的实践探索,也能为校园环境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常见的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基础气象要素监测设备是学校气象站的核心,其中温湿度传感器最为基础,它能实时捕捉校园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变化,数据精度通常可达 ±0.5℃和 ±3% RH,这些数据不仅能用于课堂上讲解气候与生活的关系,还能为校园植物种植、户外活动安排提供参考。
风速风向仪则通过杯式或超声波感应原理,测量风速和风向,比如当风速达到一定级别时,能提醒学生避免在空旷地带进行体育活动。
雨量传感器采用翻斗式设计,每收集到0.1mm的降雨量就会产生一次信号,精准记录降水过程,让学生直观了解小雨、中雨、大雨的量化标准。
此外,还有气压传感器,它能监测大气压力的细微变化,帮助学生理解气压与天气的关联,比如高压系统通常对应晴朗天气,低压系统可能带来降水。日照时数记录仪通过感光元件记录太阳实际照射时间,为植物生长实验、光合作用原理讲解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采集终端则是学校气象站的 “大脑”,它将各个传感器的数据汇总、处理后,通过显示屏实时展示,部分先进的终端还能连接校园网络,让师生在教室或家中就能查看气象数据,同时支持数据导出,方便学生进行图表绘制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能力。有些学校还会配备蒸发量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等,进一步拓展气象监测的维度,丰富教学内容。
文章地址:https://www.thyqz.com/jswz/1449.html